后勤处

 学校首页 | 本站首页 | 后勤概况 | 后勤新闻 | 政策制度 | 服务中心 | 工作简报 | 生活空间 | 下载中心 | 后勤研究 

通 知 公 告

关于2017年暑假期间新都...
关于2016~2017年度参保...
关于2017年寒假期间新都...
关于2016~2017年度参保...
关于学生购买火车票优惠...
关于新都校区调整自来水...
关于2016年暑假期间新都...
关于2015-2016年度参保大...
 

 
 
后勤研究  
 
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研究
2013-01-07 09:13 程晓奇 

成都医学院后勤管理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4-122-02

【摘要】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能够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减少财务风险,增加经济效益,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本文的受限制除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再次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效管理体系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弊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渐凸显,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能有效地提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力,规避财务风险,为决策层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从而为高校平稳快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一、我国高校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所有者缺位

    目前,我国高校制度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国家作为高校的出资人,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也不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的财务也不进行成本核算,不反应赤字和分期债务不计算损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和作用。高校的后勤部门,拥有学校的学生市场,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盈利的归属,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等。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

尽管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但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同时,长期以来,忽视财务分析,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经验分析数据,难以为高校的财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缺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高校难以发展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3.高校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体质主要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两种方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统一领导与财务财权分配的矛盾。目前,高校财务统一领导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在校长负责制下过分强调领导的权力,但没有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造成决策不民主、不科学的问题,另一种是在分级管理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规范,各级部门追求小集体利益而削弱了统一领导的效率。

    4.高校财务核算制度不能真实反应高校的财务和资产状况

    当前,高校借入资金,特别是基本建设自筹资金的核算通常是单独反映,而建设期内的贷款利息却由学校支付,致使基建会计账面金额小于实际投资额的,不能正确的反映出基建项目的价值,而且基本建设独立核算通常会造成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固定资产也不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高校资产净值,也不利于高校办学成本分析,也不能真实反映高校后勤成本核算。

    5.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在高校经费来源是全额拨款以前,因为工作的简单性,核算的要求不高,高校对财务人员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随着高校财务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财务活动的内容不断丰富,大部分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更新财务的有关理论、知识的技能,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更谈不上运用新技术、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和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帮助领导进行经济决策。

二、  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意义

    1.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

    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大多集中在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事后监督等方面工作,如果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扩大高校财务管理的职能范围,引导高校财务管理做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促进高校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体系,提高高校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降低高校的办学成本,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

    2.促使高校真实的反映财务状况和资产情况

    高校财务核算方式不能正确反映高校基本建设投入的真实付出,并且基本建设核算独立性通常会造成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加上高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真实反映高校校资的资产状况。如果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算办法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资产情况,便于财务部门对资产的利用率、成本效益等进行考核。

    3.促使高校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

    高校的财务往往只局限于对经费使用的简单归集,不能有效的控制高校的财务活动,也不能体现学校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如果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引入财务管理体系,预算管理贯穿于高校所有的活动,不仅能规范和监督高校的财务行为,还能促进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支持学校的短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计划。通过实际完成情况和预算指标的对比,高校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促使高校形成风险管理考核机制

    由于所有者缺位,高校的业绩考评制度比较匮乏,往往只关注经费的投向,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产生的效益考察的不多。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以后,高校会自觉树立成本效益观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并且自主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高校更加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资金带来的收益。

    5.促使高校形成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获得更多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校也出现了预算收支不平衡、资本结构不合理、到期不能偿还等问题,高效的财务风险不断地加剧。如果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高校的风险管理意识会得以增强,高校会根据学校需求、收入等情况,合理筹措资金,并且安排资金的使用。此外,高校还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分散和化解高校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对策

    1. 确立以预算为主导的财务管理体制

    高校的财务管理因为所有者管理制度的缺失,基本上就只能通过核算来进行经费使用的统计,没有确立职责明确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业务面的拓展,高校应该建立以预算为主导的财务管理体制,通过科学预算,强调预算执行和控制以及指标性的数据分析,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建立以财务预算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方式:

    首先,高校要建立一个执行强、控制力强的预算监督管理机构,该机构由学校书记或校长担任负责人,其成员包括财务、人事、组织、审计、教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在财务部门的数据基础上,审定本年度的财务预算,决定本年度的资金开支和工作扶持方向,共同指导、考核和监督学校的预算管理工作,为学校管理层的预算决策提供依据。

其次,高校还要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为了保障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预算指标应当是刚性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都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高校应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进而采取改进措施。

    再次,高校要建立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度以及与之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各级预算责任主体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将权责利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企业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一方面对于没有完成预算指标的部门和人员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对于超额完成指标的部门和人员要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最后,高校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单位预算管理水平。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要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高校可以利用高校网络发达、技术支撑力量雄厚、电算化程度高、人员专业化水平高的优势,充分发挥财务软件和其它相关软件的作用,提高部门预算的效率以及保证预算资金的正常使用。

    2.完善现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技术手段

    高校要建立现代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学校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财务信息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实现对学校内部各项资源的共享,从而减少了重复劳动、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可以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财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公布各方面的财务信息,使各部门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需要的财务信息,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3.引入成本效益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高校应当自觉树立起成本效益观和资金时间价值观,增强投入和产出意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的收益。高校还要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正确的核算基本建设投入的成本,并且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入账,并对其进行计提折旧,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资产情况,以便对资产的利用率和效益做出正确的评价。此外,高校还要做好资金的凑集、投资以及分配等方面的决策,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4.自主建立财务管理考核机制

    高校要运用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方法,自主建立一套能够对高校财务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该考核机制要有利于实现高效战略发展目标,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实现高校的价值增值,并且能够全面反映高校财务绩效的综合水平,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高校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

    5.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的财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既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自身执行和监督能力,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高校的财务人员还要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此外,财务管理的方法,争取财务管理的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能够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促使高校建立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和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有效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客观真实的反映财务装款和资产情况、减少高校财务风险、实现高效的价值增值。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引入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每一名员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曹勇,曹自然.已全面预算为基础,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改革.财务与会计.2011.9.

[2]郑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和对策研究.财务与会计.2011.6.

[3]孙峰云,刘微微.当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改革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4.

[4]岳凤霞.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探讨,中国经贸导刊.2010.7.

[5]邓淳熙.高校财务管理引入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研究.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5.

上一条:以学生为本,建设和谐高校校园
下一条:高校在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6-2008成都医学院后勤管理处. 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783号 邮政编码:610500 联系电话:028-62739262 邮箱:cdyxyhqglc@sina.cn